
第一人称,但不是单数。
Ngai,客语中的「我」,最亲密、也往往最让创作者苦恼的第一人称。我们如何一面深入爬梳自我,同时又不致过于耽溺?黄宇寒给出了自己的答案:新专辑中她使用七种语言,让不同的声气交叠出同一个主体,而这一切又彷彿侧面象征她对「自我」的追问:当我能够用各式各样的方式发声,哪一个才是真的我?或者,全部加起来才是完整的我?
黄宇寒的音乐,总带着寻找的气息。从首张专辑《有时有日》到《虚空现下》,她尝试把客语唱进不同曲风,证明母语也能清晰、强壮。但在短暂的注目与掌声过后,她也经历了低潮:创作的停滞,情绪的崩解,甚至怀疑「记得的是她唱客语的歌,而非她的客语歌唱的是什么」。那些裂痕,成了她必须跨过的缝隙。

新作《Ngai》是她带着伤口再出发的专辑。专辑名在客语里是「我」,却不是单纯的自传,更像是重新缝合自己的方式——她把七种语言(客语、闽南语、英语、粤语、法语、韩语、阿美族语吟唱)放进同一张专辑里,和音乐人 Suming、雷擎、张伍、Wing 共同创作,有时对话,有时是同一个心灵的不同声音。多语在这里不是炫技,更像是一次次相遇,或者解离的过程。
这正是「寻找」的奇妙之处——有时,我们必须穿过那些不是自己的地方,才能找到自己。
从〈人啊人啊〉的冷眼质疑,到〈淰淰〉满溢的思念;从〈暮春〉的祝福到〈Why〉的错频与拉扯;经过〈毋使悲伤〉的安慰、〈时间在行〉的自我提醒,再走到〈无声人〉的沉默,最后在〈Running〉以奔跑找到自由。每一首歌,都回应她如何面对挫折、重新呼吸的痕迹。
似乎又回应了曾在首张作品发行时分享心路的她:「有段时间我的内心好空,好像我把所有的快乐,都放在音乐里面了。」《Ngai》里的黄宇寒,似乎随时都在感受,感受音乐给了她什么⋯⋯破碎与修復、错频与共鸣、孤独与自由,当她让音乐穿过「我」的时候,她的音乐也穿过了我们。
而在派歌行销团队的协助上,此次专辑的发布也在各大音乐平台上也获得了非常有效的曝光,让更多听众能够感受到他们作品中所蕴含的温暖和力量。
Apple Music
Apple Music 文字专访

Apple Music 官方收录歌单:台湾製造

Spotify
Spotify WEB官方收录歌单:EQUAL Tauwan

KKBOX
KKBOX WEB 首页Banner

KKBOX WEB官方收录歌单:华语新浪潮

KKBOX WEB官方收录歌单:华语速报新歌

派歌团队积极争取任何曝光机会,希望能够让歌曲获得最大程度曝光,
将好音乐推广给更多人。



